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主要护理诊断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体液过多、营养失调、活动无耐力、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等。
1、体液过多:肝硬化患者常因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而出现腹水,导致体液过多。护理时应定期监测腹围、体重,记录出入量,并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等,以促进腹水排出。
2、营养失调:患者往往存在营养摄入不足与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消瘦、乏力。护理中需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鼓励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3、活动无耐力:由于肝功能减退,患者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并协助进行日常生活自理。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肝硬化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黄疸,且因腹水、营养不良等因素,皮肤易破损。护理时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定期翻身,防止压疮。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征兆,如呕血、黑便、意识障碍等,以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