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管损伤性病变的加重或者是其它病因,脑动脉容易发生堵塞,一旦堵塞造成血流中断,致使依靠该血管供给营养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发生功能障碍,医学上称为脑梗死,由于脑梗死发生于高血压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很容易想到降血压的重要性。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脑组织储备氧和能量的能力非常低,短时间的缺血就会使脑细胞功能受损,而脑血流量的维持,有赖于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如果血压过度降低,脑血量也会过度下降,高血压病患者往往年龄偏大,伴有动脉状硬化并发脑梗死时,如果一如既往地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降低幅度较大,脑流量也会很快下降,此时反而会加剧脑梗死,不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事实上在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压有所升高,是人体为维持脑梗死后,脑血流量的代偿性升高,既往得过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平时的降压治疗对预防脑梗死再次发生至关重要,但在降压过程中,应注意降压速度不宜太快,降压幅度不宜过大,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要警惕血压过度降低和控制不佳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检查血压控制情况,及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及时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