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一类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发病急骤,以突然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间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特征。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这一类病又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疾病,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出血是脑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是六种中风中最凶狠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身上。起病急,来势凶猛,先是剧烈头痛,频频呕吐,而后迅速转为言语不清、意识模糊、昏睡乃至昏迷,同时会出现一侧肢体运动失灵,继而半身不遂;重者鼾声如雷,呼吸声大,大小便失禁,这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的病因有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引起的脑动脉血管破裂,以青壮年多见。其表现为起病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血栓形成,在六种中风中发病率最高,占全部中风病例的半数以上。本病多发生在55到6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
脑栓塞是身体其他部位形成的栓子,随血流入脑,堵塞了脑血管,引起脑组织的某部位局部组织缺血所致,患此病者都有心脏病史、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史,多表现为起病急,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