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煌平台-互联网健康医疗平台
首页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科普文章 专家问答 笔记 咨询实录 医院在线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00:00
2:09

医生主讲实录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是什么?

抗利尿激素可增加肾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肾脏对游离水的清除减少,于是水被保留在体内,如果因某种原因患者饮水过多或者补给低张液体过多,则可形成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抗利尿激素过多可通过肾的潴水作用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脏的潴钠能力随之减弱,尿钠排出遂增加,这是形成低钠血症的另一机制。

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还引起心房利钠肽增加,使得尿钠排出增多,进一步加重低钠血症和体液的低渗,由于心房低钠肽分泌增加,使得尿钠排出增多,水分不至在体内潴留过多,因此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一般不出现水肿,由于过多的抗利尿激素持续作用,虽然细胞外液已处于低渗状态,但尿液不适当的浓缩,故尿渗透压小于血液渗透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