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体温多少
病情描述:
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体温多少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体温多少不是固定的,可以从37度3到40度之间,也可以持续的高热,也可以间断的发热,一般经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
意见建议:
治疗方面目前没有特效药,轻症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补液退热,营养支持,重症的患者都会出现呼吸衰竭,则需要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为你推荐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热的体温是多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引起发热,发热的温度因人而异,从低到中到高都有。一般可能会是低到中度热,体温在37.3℃到39℃之间,但是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在40℃以上。温度高低并不能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仅为机体对病毒的反应能力,由机体和感染病毒程度共同决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即宿主自己的抵抗力。如果病毒的毒力较强,感染后快速繁殖,在所有的细胞里都存在,且病毒载量很高,此时出现高热,甚至高热稽留,需要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没有效果,可以使用药物退热,也可以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处理。01:57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是什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是covid19。其由来是在2020年1月7日,由全基因组定序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正式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其中2019代表发现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为冠状病毒的英文缩写;在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记者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其中19代表发现病毒的年份,co为冠状病毒的英文缩写,vi为病毒,d为疾病,由此引发大规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02:08
-
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体温多少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和咳嗽的主要症状。患者的体温可以为低热,37.3℃-38℃,也可以为中等热,38.1℃-39℃,甚至高热,39.1℃以上。但是部分重症、危重症患者甚至无明显的发热现象。因而不能单凭体温来判断是否患有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还需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流行病学病史,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CT,必要时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语音时长 01:16”
-
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源头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具体的源头未确定,可能来源于自然界。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导致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体的源头未得到最终的确认,一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自然界中原有冠状病毒变异而来的,与某些野生动物体内的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但是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感染人类,感染的具体途径并未得到最终的确认。因此,在目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的方法包括避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进行接触,也需尽量避免吃野生动物或接触野生动物。语音时长 01:20”
-
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怎么感染病情分析: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特别是在汽车内或者房间内,这种密闭的空间更容易受到冠状病毒的感染。意见建议:因此建议不要人群聚集,也不要聚餐,和其他人群交谈,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房间里要加强通风换气,在密闭空间里要带好口罩,防止病毒的传染。
-
如何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情分析: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要尽量少出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减少聚餐,不要人群聚集,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加强手的卫生消毒。意见建议: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要从这个两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家里要加强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病毒的含量。
-
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传染途径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经过最新临床研究表明,粪便、密切接触行为也可能会传播此类病毒。因此建议患者注意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本病由于为病毒感染,因此患者呼吸系统的症状不会太过明显。多数患者以持续高热为首发症状,伴随着干咳、周身乏力等症状。这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
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诊疗方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诊疗方案已经更新至第八版。本病治疗可考虑使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干扰素、血必净等药物进行治疗。轻症患者可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例如给予补液、营养支持、鼻导管吸氧等。重症患者应根据其器官功能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尽全力避免器官衰竭。针对有基础病或者存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