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消化道出血什么情况下使用维生素k1
病情描述:
消化道出血什么情况下使用维生素k1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出血在防止凝血的情况下是可以使用维生素k1等药物来进行治疗的,然后病人在药物治疗期间一定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期到医院做复查。
意见建议:
建议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要偏食,不要出现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为你推荐
-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回盲部以远的消化道出血。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痔和肛裂,其他的原因有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血管的病变等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便,或者是暗红色的大便。如果是急性的大量失血的时候,可以伴有一个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可以出现休克,甚至死亡,一定需要紧急处理。01:00
-
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上消化道出血,它是指屈氏韧带以近的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它是指回盲部以远的消化道出血。二者的鉴别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以及一个辅助检查。呕血及黑粪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血便以及暗红色的大便,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胃镜及肠镜、胶囊内镜可以鉴别一个不同部位的出血。临床上最常用,一般来说它们鉴别还是比较容易的。01:01
-
消化道出血什么情况下使用维生素k1消化道出血存在很多病因,其中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以及抗凝血药物“华法林”服用过量是其中的两个原因,这两种毒物或药物的作用机理都是干扰人体的正常凝血机制,通过干扰肝脏合成维生素k1依赖的凝血因子2、7、9、10的合成,造成凝血功能下降,导致消化道或其他部位出现出血。针对这种病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的补充维生素k1,根据药物或毒物的中毒剂量以及出血的程度决定维生素k1的用量及疗程,治疗过程中应当随时监测凝血功能。语音时长 01:24”
-
维生素k1的作用维生素k1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来的出血,比如梗阻性黄疸,慢性腹泻等引起的出血。还有就是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来的体内维生素缺乏。维生素K1就适用于以上的适用症。在用法方面,一般情况下低凝血酶原血症选择肌内或者身部皮下注射,每次十毫克。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以分娩前12到24小时给予母亲肌肉注射或者缓慢的静脉注射。在使用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偶尔会出现过敏症状。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皮疹。如果静脉注射过快,有可能会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另外局部肌肉注射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红肿疼痛。严重肝脏疾病或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使用,要注意该药物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没有效果。语音时长 1:32”
-
维生素k1治疗慢性腹泻吗维生素k1有注射剂和片剂,适应症和用法:1、适用于低凝血酶原血症,用肌内注射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2.5~10毫克每天2-3次,24小时之内总量不超过40毫克。2、用于新生儿出血症,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次1毫克8小时后可以重复给药。3、预防新生儿出血症,可在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和缓慢静脉注射2~5毫克,也可以在新生儿出生之后,肌内或皮下注射。目前还没有治疗慢性腹泻的功效。
-
宝宝打维生素k1的害处是什么?病情分析:宝宝打维生素k1,一般并没有什么害处。维生素k1,是凝血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属于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一旦缺乏,容易导致出血不止,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k1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如果大量使用的话,会在体内蓄积,导致维生素K可以中毒。意见建议:建议宝宝在出生时使用一次维生素k1,基本上就足够宝宝的生理需要量。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生后一个月,再次使用一次维生素k1。
-
维生素k1的作用维生素k1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来的出血,比如梗阻性黄疸,慢性腹泻等引起的出血。还有就是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来的体内维生素缺乏。维生素K1就适用于以上的适用症。在用法方面,一般情况下低凝血酶原血症选择肌内或者身部皮下注射,每次十毫克。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以分娩
-
维生素k1的作用维生素K1在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它不仅是凝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还参与骨骼代谢和心血管健康的维护。维生素K1的缺乏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和骨骼问题,因此,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且重要。1、维生素K1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维生素K1是肝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