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生儿黄疸值27严重吗
病情描述:
新生儿黄疸值27严重吗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孩子这种情况属于很严重的病情,一般正常黄疸值在12mg/dl以下,孩子这种情况最好早期进行退黄疸治疗,遵医嘱给孩子蓝光照射,同时完善腹部彩超和肝功能检查,对因进行系统的治疗。
意见建议:
建议孩子患病期间要注意避免到公共场合逗留,注意孩子体温和精神状态,一旦出现精神萎靡或者出现发热立即告知医生,同时注意多让孩子休息。
为你推荐
-
新生儿黄疸值20严重吗新生儿黄疸如果达到20的话,实际上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分界,应该是做处理的分界。一般新生儿指的是生后28天之内的孩子,无论是多大的孩子,胆红素水平,如果已经达到20毫克每分升,都应该去做蓝光照射的处理,无论他的诱因是什么。当然对于越小的孩子,我们的处理要更为积极,比如7天之内的孩子。除了做蓝光照射之外,一方面还要积极寻找诱因,另外可能还需要给孩子使用白蛋白等药物,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所以对于20来说,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孩子,比如已经生后25天,可能胆红素虽然达到20,但是血脑屏障相对发育比较健全,得胆红素脑病的机会相对比较小,这时候处理可能还可以有所商量。我们可以根据临床上发现的情况,比如孩子是母乳性黄疸,也许还可以考虑停母乳,或者做其他的处理。所以孩子20实际上胆红素偏高,处理方式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相关的原发病,来决定如何处理。01:26
-
新生儿正常黄疸值新生宝宝在出生后早期,大多数可能会出现皮肤的黄染,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现象。宝宝在出生后皮肤是红润的,看不出皮肤的黄疸。当血液内的胆红素水平,达到了5毫克每分升以上时,就能够用肉眼来看出,宝宝的皮肤已经变黄了。有的宝宝,可能同时会出现巩膜的黄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眼白的地方也变黄了。当然通常说胆红素的水平,在总胆红素在13毫克每分升以上,可能就算病理性黄疸了。但是这种说法,现在已经不太认可了,新生儿医生会根据宝宝是足月还是早产,宝宝的孕龄以及宝宝,他出生后的日龄和小时,决定他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01:40
-
新生儿黄疸值27严重吗新生儿黄疸值是27的话,是十分严重的情况,是属于重度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范围。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住院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蓝光照射的治疗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话,有可能需要换血治疗,而且还要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例如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糖以及颅脑核磁共振的检查,用来了解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情况发生。如果宝宝黄疸持续不退,又或者是已经有了胆红素脑病早期的表现,一定要积极的给予换血的治疗。语音时长 01:13”
-
新生儿黄疸值25严重吗新生儿黄疸值25是超过了正常范围的,是比较严重的了。黄疸是体内胆红素浓度高的一个结果,而胆红素主要是红细胞的代谢产物,红细胞老化破坏时血红素就会游离出来,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经过代谢,最后由胆管排泄于肠道,当上述代谢路径发生问题,造成血中胆红素的堆积就会形成黄疸。一般可以通过:一,药物治疗黄疸。药物治疗黄疸的主要是酶诱导素或者是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新生儿身体当中的胆红素得到恢复,这样就能够改善身体当中黄疸的症状。二,光照治疗黄疸。光照治疗黄疸在临床上尤为常见,光照治疗黄疸的原理就是给患有黄疸的新生儿照射蓝光,蓝光照射后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当中血清与胆红素的结合,从而加快新生儿退黄,来使身体得到有效的缓解。语音时长 1:39”
-
新生儿黄疸值250严重吗17天宝宝黄疸数值有250是高于正常的,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还有可能是肝酶活性不强,现在可以口服一些退黄药物,还可以服点益生菌,减少肝肠循环。黄疸值一般应该超过15,需要照蓝光或者是需要用药物茵栀黄,一般情况下黄疸值15以下是正常的,可以随着多吃多拉晒太阳逐渐褪去。另外要看是否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就不用担心,大约7-10天就会自然消退。
-
新生儿黄疸值13严重吗胆红素的数值超过了13毫克应该考虑病理性黄疸,超过了20毫克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需要尽快的给予光疗,并且是持续性的光量,降低胆红素的数值,还需要适当的让孩子多喝热水,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比较差,还需要使用白蛋白降低血液当中的未结合胆红素。
-
新生儿黄疸值13严重吗新生儿的黄疸值十三这种情况属于轻微的黄疸,不属于严重的黄疸,如果孩子一般情况比较好,特别是吃奶、精神,玩的比较好一般是不需要住院治疗,仅仅口服药物就可以。如果对于轻微的黄疸,口服药物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退黄药物有两种,一般是茵栀黄颗粒配合妈咪爱一块儿吃就可以。对于茵栀黄颗粒的服用方法就是每次三分之一包,
-
新生儿黄疸值11严重吗如果是足月儿黄疸值11,是不严重的,如果是早产儿,虽然黄疸值不高,但不能单纯依据黄疸值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如果出生时有感染、酸中毒或缺氧的情况,其血脑屏障功能受到影响,值较低时即可出现黄疸,胆红素入脑的情况。应当根据孩子的全身综合情况,喂养情况来综合评价病情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