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发热多少度
病情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发热多少度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并没有特征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高热,因有些患者可以出现低热,甚至少数的患者不出现发热的症状;发热对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是发热的程度并不是判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标准。
意见建议:
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接触史,任何程度的发热都应当注意,建议在家自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或可以去医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
为你推荐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热的体温是多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引起发热,发热的温度因人而异,从低到中到高都有。一般可能会是低到中度热,体温在37.3℃到39℃之间,但是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在40℃以上。温度高低并不能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仅为机体对病毒的反应能力,由机体和感染病毒程度共同决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即宿主自己的抵抗力。如果病毒的毒力较强,感染后快速繁殖,在所有的细胞里都存在,且病毒载量很高,此时出现高热,甚至高热稽留,需要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没有效果,可以使用药物退热,也可以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处理。01:57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征有哪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传染力比较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会有发热、干咳、乏力的症状,少数的患者会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或味觉减退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会出现呼吸道的症状加重,在影像学上可以看到肺部早期由小斑片影,间质的改变,继而进展为双肺多发的斑片影、浸润影,进一步加重会出现肺实变,而胸腔积液比较少见。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会出现气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每分,指氧饱和度小于93%,氧合指数小于300毫米汞柱,影像学上在24~48小时内,肺部病灶进展大于50%。危重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会出现休克、呼吸困难,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和ICU有效的抢救治疗。02:06
-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发热多少度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干咳,患者的发热可以为低热,37.3-38,也可以为中等热,甚至高热,部分重症,危重症患者甚至无明显的发热症状,因而不能够单凭发热来判断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重点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疫区接触史,高危人群接触史,其它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来进行判断。语音时长 01:09”
-
新型冠状病毒发热多少度新型冠状病毒发热超过37度就要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一定是像非典一样出现高热,如果患者去过疫区,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就要时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检查,完善血细胞分析,肺部CT等检查。如果白细胞,中性粒不高,肺部CT可见磨玻璃样的改变,需要进一步完善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如果阴性,间隔一天再复查也是阴性,就可以排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出现阳性,就要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语音时长 01:12”
-
新型冠状病毒发热多少度病情分析: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热程度不一样,可以从37度3~40度之间波动,发热时伴有周身的乏力不适,肌肉关节酸痛,伴有头晕。意见建议:轻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适当的退热、补液对症治疗。重症的患者如果出现呼吸衰竭,则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
-
新型冠状病毒发热多少度隔离病情分析:对于体温大于等于37.3摄氏度,与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均需隔离。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接触以及空气溶胶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必须隔离。意见建议:患者确诊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焦虑紧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严格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发热多少度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并不是单纯以患者的发热度数为依据的。发热只是病毒感染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多数体温可在38℃以上,但是对于那些轻症患者及危重症患者,其可以表现为低热,甚至是完全不发热。
-
新型冠状病毒发热多少度如果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体温一般会超过38℃,多数患者呈现中高热的表现。但是并非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都会出现高热。已有临床证据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及抵抗力较强的患者,其体温都可以低于38℃。对于近期密切接触过感染者或近期去过武汉的发热人群,应该严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