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痔疮手术后肛门括约肌何时恢复功能
病情描述:
痔疮手术后肛门括约肌何时恢复功能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痔疮手术后肛门括约肌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在麻醉药物代谢完成后就可以恢复,一般是在半个小时到六个小时不等,主要还是取决于麻醉的方式。
意见建议:
痔疮手术以后患者也要注意多休息,并且做到按时换药,保持手术伤口引流的通畅,保持肉芽组织的新鲜,同时也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保证粪便的软硬适中,避免出现大便的干燥。
为你推荐
-
肛门外括约肌实际上肛门的括约肌是很复杂的,它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又分为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外括约肌的深部和浅部,这样很多组肌肉。而且它每个肌肉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也是交叉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了肛门的括约肌环。外括约肌它主要是可以自主收缩的括约肌,所以像大家在做提肛运动的时候,可能涉及到的主要是外括约肌这块,这个外括约肌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虽然我们希望它能够收缩得很好,但是也不能让它收缩的过于紧。这样也会形成肛门狭窄,或者是括约肌的痉挛,而引起其他的一些问题,包括肛裂等。所以外括约肌是非常有用的,非常重要的肌肉,对于我们肛门的这个功能来讲,它是不可替代的,不可缺少的。01:29
-
痔疮手术后多久恢复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期和四期痔疮发生的时候,通过胶圈的内扎、PPH手术等等。胶圈的内扎可以使痔疮周围的血运障碍,痔核自行的坏死、脱落。行PPH手术,需要在医院内手术室进行,大约住院时间在5到7天左右。术后要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口服刺激性的食物,或辛辣的食物。01:09
-
肛门括约肌在哪里在临床上,肛门括约肌主要就在肛管附近,也就是在肛门口上面,肛管括约肌主要分为内括约肌以及外括约肌,其中外括约肌又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肛门括约肌作用比较多,通过收缩可以维持肛门的平衡,可以正常辅助排便。现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有肛瘘,在进行手术时一般来说建议进行肛瘘挂线术,主要就是通过橡皮筋的持续切割能力缓慢的切开括约肌,一边切割一边愈合,这样就避免了括约肌在手术以后功能障碍,避免了大便失禁等等。语音时长 01:11”
-
什么是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是直肠壁横肌纤维延续到肛管部增厚变宽而成,属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内括约肌上起肛门直肠环平面,下至括约肌间沟,包绕肛管上三分之一,高1.72±0.01cm,厚0.48±0.004cm,下缘在肛缘上0.9±0.01cm,其下部1.5cm被外括约肌所环绕。肌束呈椭圆形,乳白色,如覆瓦状连续重叠排列。上部纤维斜向内下,中部呈水平,下部稍斜向上。在最肥厚的下端形成一条环形游离缘,指诊括约肌间沟可触及此缘。内括约肌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排便。当直肠内粪便达到一定量时,通过直肠内的压力感受器和齿状线区的排便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内括约肌舒张排出粪便。排便中止时,内括约肌收缩,可使肛管排空。排便结束后,内括约肌维持在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张力。内括约肌属不随意肌,保持平滑肌特性,受到刺激容易痉挛。所以肛裂患者大便时可致内括约肌痉挛,产生排便困难和剧痛。切断内括约肌可解除痉挛,切断后不会引起排便失禁。语音时长 1:56”
-
痔疮手术后肛门湿多久病情分析:只要痔疮伤口处完全愈合了,肛门处就不会湿,一般时间大约2~3周。痔疮手术后伤口是不缝合的,伤口会有渗出液,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伤口的渗出液会逐渐减少,大约2-3周痔疮伤口完全愈合后,渗出液就会消失。意见建议:痔疮手术后为促进伤口尽快愈合,手术后要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卫生,便后清洗干净肛门,防止感染,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不要饮酒,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
肛门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如果是小息肉而且是在肛门附近,通常手术时间不用30分钟的,连麻醉到出手术室也不会超过半小时,不过息肉做手术还要看息肉长的部位及息肉大小,手术的时候是不疼痛的,手术以后一般也不会疼痛,因为它不在皮肤上不太会疼痛的。术后三两天就能恢复正常。
-
肛门括约肌能恢复吗肛门括约肌一般能恢复,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手术等方式来改善,一般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使病情恢复。肛门括约肌受损与长期便秘有关,女性在分娩时可能会引发肛管撕裂也会引起肛门括约肌受损,肛门括约肌受损还与肛门部位受到外伤撞击有关。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康复训练,比如提肛运动、跑步、仰卧起坐等,此类运动可以改善
-
痔疮手术后肛门狭窄痔疮手术后肛门狭窄是指痔疮手术后,肛门直径变小导致粪便通过困难、排便时肛门疼痛的情况。痔疮手术后肛门狭窄主要是由于药物刺激或者手术操作不当所致,若手术操作粗暴、创面过大,那么术后形成的瘢痕面积大,就会形成肛门狭窄。痔疮手术后肛门狭窄可以给予扩肛治疗,方法为手指戴指套涂以液体石蜡,缓慢深入病人肛门和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