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上海助孕辅助生殖中心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不孕不育家庭通过试管婴儿技术(IVF)实现了生育梦想。尤其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不仅能帮助不孕夫妇获得健康宝宝,还能筛查胚胎染色体异常,降低流产率和遗传病风险。
然而,在整个试管婴儿流程中,促排卵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取卵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后续的受精、胚胎培养和成功率。本文将从促排药物的选择与副作用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和医学知识,为准备做试管婴儿的朋友提供一份详尽的科普指南。
一、什么是促排?为什么需要促排?
正常女性每个月只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但在试管婴儿治疗中,为了提高成功率,医生会使用促排卵药物刺激卵巢,让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从而获取更多优质卵子。
常见促排目的包括:
提高获卵数
获得多个可移植胚胎
提高胚胎筛选成功率(尤其适用于三代试管)
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反复穿刺的风险
二、常见的促排药物有哪些?如何选择?
目前常用的促排药物种类较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如AMH值、基础卵泡数)、既往促排反应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1. GnRH激动剂类药物(长方案常用)
药物代表:达必佳(Decapeptyl)、果纳芬(Gonapeptyl)
特点:用于降调,抑制自然排卵,控制排卵时间
适用人群:卵巢功能正常或偏高的女性
2. GnRH拮抗剂类药物(短方案/拮抗剂方案)
药物代表:思则凯(Cetrotide)、加尼瑞克(Ganirelix)
特点:快速起效,防止卵泡提前排卵
适用人群:卵巢反应差或卵巢过度刺激高风险者
3. 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核心促排药)
药物代表:果纳芬(Gonal-F)、普丽康(Puregon)、尿促性素(HMG)
特点:直接刺激卵泡发育,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作用机制:FSH促进卵泡生长,LH在后期支持卵母细胞成熟
4. 其他辅助药物
生长激素:部分卵巢低反应患者可联合使用,增强卵泡反应性
雌激素补充:用于调节内膜厚度
阿司匹林:改善子宫血流,常用于薄型内膜患者
三、促排期间常见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虽然促排药物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是安全的,但仍可能带来一些不适甚至并发症。
1. 轻度副作用
情绪波动、乳房胀痛、轻微腹胀、头痛等
对策:保持良好作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情绪放松
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症状:腹部胀气、恶心呕吐、体重增加、呼吸困难(严重时)
高危人群:年轻、多囊卵巢、AMH值高、取卵数多者
对策:及时就医,必要时暂停鲜胚移植,改为冻胚移植
3. 卵巢扭转(罕见但危险)
表现:突发一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
对策:立即就医,B超检查确认,必要时手术复位
4. 心理压力大
很多姐妹在促排过程中容易焦虑紧张
建议:家人陪伴、适当运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四、促排后需要注意什么?
促排结束后进入取卵阶段,此阶段仍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
取卵前需空腹,术后观察几小时无异常方可回家
取卵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多饮水,适量补蛋白,预防OHSS
若出现腹胀、胸闷、少尿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
五、真实患者经验分享(节选)
“我做了三次试管才成功,第一次用了长方案,促排效果不错,但取卵后出现了OHSS,住院一周。第二次换成了拮抗剂方案,配合生长激素,虽然卵子数量少了些,但质量很好,最后移植了一个胚胎就着床了。”
“促排期间真的要注意情绪,我之前因为太紧张导致激素波动大,医生不得不调整用药。后来学会冥想和深呼吸,整个过程顺利多了。”
六、总结
促排是试管婴儿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药物选择是否合适、副作用管理是否到位,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成功率。建议大家在开始治疗前充分了解自己的卵巢情况,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在促排期间保持良好心态,科学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正在准备做第三代试管婴儿,不妨提前做好身体调理,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相信科学的力量,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迎来属于你的小天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