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1 来源:海外试管助孕机构
三代试管婴儿的拮抗剂方案(GnRHAntagonistProtocol)是目前主流促排方案之一,因无需降调、周期灵活、对卵巢刺激较温和(尤其适合卵巢储备中等或怕过度刺激的人群)而广泛应用。其核心是通过促排卵药物促进卵泡生长,同时在合适时机添加GnRH拮抗剂防止卵泡过早排卵,最终获取成熟卵子用于受精及后续的PGT(三代试管遗传学检测)。以下是具体流程:
一、术前检查与准备(促排前1-2个月)
基础检查
女方:月经第2-3天查性激素六项(FSH、LH、E2、P、T、PRL)、AMH(抗苗勒氏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窦卵泡数(AFC,B超计数双侧卵巢2-9mm卵泡);
男方:精液常规(活力、浓度、畸形率)、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HIV等);
双方:染色体检查(三代试管必需,排除遗传异常)、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筛查等。
预处理(按需进行)
若激素异常(如LH过高、泌乳素高),需先用药调整(如短效避孕药、溴隐亭);
卵巢储备较差者,可能提前补充辅酶Q10、DHEA等改善卵子质量。
二、促排卵启动(月经周期第2-3天)
启动时机:月经第2-3天(自然周期或停用短效避孕药后),通过B超确认卵巢无大卵泡、内膜薄(<5mm),且性激素水平达标(FSH<10IU/L、LH<10IU/L、E2<50pg/ml)。
促排药物选择与剂量
常用药物: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如果纳芬、普丽康)或尿源性促性腺激素(HMG,如乐宝得),根据卵巢储备调整剂量(通常150-300IU/天,卵巢储备差者可能更高)。
用药方式:每天皮下注射(固定时间,如晚上8点),连续注射4-6天。
三、卵泡监测与药物调整(促排第5-6天起)
首次监测:促排第5-6天,通过B超观察卵泡大小(通常5-10mm)和数量,同时检测雌激素(E2)水平,评估卵泡对药物的反应。
调整用药剂量
若卵泡生长缓慢、E2升高不明显:增加促排药物剂量(如从150IU增至225IU);
若卵泡生长过快、E2过高(提示可能过度反应):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1天,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影响。
后续监测:根据卵泡发育情况,每1-2天复查B超和E2,直至主导卵泡直径达12-14mm。
四、添加GnRH拮抗剂(防止早排)
当至少1个卵泡直径≥12-14mm时,开始每天注射GnRH拮抗剂(如西曲瑞克、加尼瑞克),作用是竞争性结合垂体的GnRH受体,抑制LH峰(促黄体生成素高峰)的过早出现,防止卵泡提前成熟排卵。
用药方式:皮下注射(剂量固定,如西曲瑞克0.25mg/天),与促排药物同时使用,直至打夜针当天。
五、确定获卵时间(打“夜针”)
判断标准:当至少3个卵泡直径≥18mm(或2个≥17mm),且E2水平与卵泡数量匹配(每个成熟卵泡对应E2约150-300pg/ml)时,确认卵泡成熟,安排打“夜针”。
夜针药物:通常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如10000IU)或短效GnRH激动剂(如曲普瑞林0.2mg),促进卵泡最终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重启)。
时间要求:夜针需在固定时间注射(如晚上8点),36小时后获卵(如当晚8点打针,次日上午8点获卵),确保卵子处于最佳成熟状态。
六、获卵手术
过程:经阴道B超引导,用穿刺针穿过阴道壁进入卵巢,逐个抽获卵泡液(内含卵子),手术时间约10-30分钟,通常静脉麻醉(无痛)。
术后:观察1-2小时,无不适即可回家,可能有轻微腹胀或少量出血,休息1-2天可缓解。
七、获卵后流程(与三代试管PGT衔接)
精卵结合:获卵当天男方取精,实验室通过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注射(ICSI,适合少弱精)让精卵结合。
胚胎培养:受精卵在培养箱中发育,第3天形成卵裂期胚胎(8-10细胞),或继续培养至第5-6天形成囊胚。
PGT检测:
卵裂期胚胎:取1-2个卵裂球进行活检;
囊胚:取3-5个滋养层细胞(不影响内细胞团发育)进行活检,检测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PGT-A)或特定基因病(PGT-M)。
胚胎冷冻与移植:检测合格的胚胎冷冻保存,待女方身体调理达标(内膜厚度8-12mm、激素正常)后,选择合适周期解冻移植。
拮抗剂方案的核心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周期短(全程约10-14天)、无需降调(避免卵巢过度抑制)、灵活性高(可随时启动)、OHSS影响低,尤其适合卵巢储备中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或既往对长方案反应不佳的患者。
注意事项:
促排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漏打或擅自调整剂量;
高频监测(B超+抽血)是关键,需按时复诊,确保及时调整方案;
获卵后若出现严重腹胀、恶心、尿量减少,可能是OHSS信号,需立即就医。
总之,拮抗剂方案是三代试管中兼顾效率与安全性的选择,流程简洁且对卵巢友好,具体用药剂量和监测频率需根据个人卵泡反应“个体化调整”,最终目的是获取足够数量的成熟卵子,为后续PGT检测和胚胎移植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