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右侧盆壁和骶尾异常信号灶
2021-04-13 2006次
病情描述:
右侧盆壁和骶尾异常信号灶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左肾囊肿伴囊壁钙化灶肾囊肿我们都知道它分四分五型,四分法就是第一单纯囊肿,第二有分隔、没有强化、没有钙化,第二种里边又分出一个亚型,就是ⅡF就是Followup,就是Ⅱ型里边的随访型,有钙化、有分隔但强化不明显,软组织没有明显强化,第三型就是轻微的强化、不规律的强化,第四型就是明显强化,第三型和第四型的囊性癌的发生率就比较高了,当然仅仅因为有钙化灶,又符合ⅡF的,我们可以选择随访,当然前提是没有症状的,没有导致肾积水,没有腰腹胀痛的,小于4公分的,我们密切随访。01:07
-
心电图下壁异常Q波怎么回事所谓Q波异常是指的深度和宽度都超过正常,如果Q波深度超过同导联两个R波的1/4,就叫异常Q波,如果宽度超过0.04秒,也叫异常Q波。如果在下壁,深度和宽度都超过正常,一般考虑是心肌梗死,如果同时合并ST段和T波异常,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但需要提出的是,下壁包括Ⅱ、Ⅲ和avF导联,最主要的导联是第二导联,如果仅Ⅲ导联和avF导联出现病理性异常Q波,也不一定有多大问题,需要做彩超了解一下是不是急性心梗。如果心脏彩超没问题,认为异常Q波意义不大,如果Ⅱ出现异常Q波,意义更大,一般多考虑心肌梗死。如果合并ST段和T波异常,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如果ST段和T波都在正常范围,只是Q波异常,也需要结合病人原来的病史,如果原来就有胸痛、胸闷,考虑可能是陈旧性心肌梗死。02:07
-
骶尾脓肿和藏毛窦区别骶尾部脓肿是指骶尾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因为各种诱因及病因,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细菌性感染,并有化脓性的渗出,形成脓肿。而藏毛窦是骶尾部脓肿发生的原因之一,它的原因是骶尾部的皮肤毛囊腺逆向生长,指向皮下组织,因此毛囊的分泌物容易于骶尾部的皮下积聚导致细菌易位感染,引起骶尾部脓肿的形成。骶尾部脓肿还有其他的病因,包括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表皮样囊肿合并感染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达到治愈。语音时长 01:20”
-
骶尾痛是怎么回事骶尾部常常有各种原因导致损伤,比如说跌倒时臀部着地,局部直接受到拳击,或足踢等,有6%的骨盆骨折。同时也有尾骨或骶尾骨骨折,或者就是说骶尾畸形以及久坐受压而引起骶尾痛。还有一些盆腔炎刚过感染的侵袭,也可由为尾骨滋生骨髓炎等引起本病,还有就是局部的、骶尾部的肿瘤。急性劳损者应该卧床休息,如果有骨折并且向前移位者可经肛门手法复位,一般病人很少接受手法复位,一定要减少步行,每日可以温热水坐浴一到两次。一定要改变坐姿养成长期用大腿坐的习惯,以减少臀部承重,可以用气垫、气圈防止压迫、缓解症状。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基于局部理疗、按摩等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语音时长 1:34”
-
右侧颞叶信号异常右侧颞叶信号异常一般是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去医院查明原因后通过口服药物、手术等方法改善。1、外伤: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颅外伤,在外力的撞击下,会导致右侧颞叶信号异常,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适当的休息,减少活动量,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恢复。2、高血压:这种疾病可能是遗传因
-
右侧腹直肌异常信号灶拟炎性改变通常右侧腹直肌异常信号灶拟炎性改变提示存在右侧腹直肌的炎症性病变导致的,需要使用药物治疗。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腹直肌收缩有促进身体前屈的作用,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如果发生炎症性病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
-
左侧顶部异常信号灶看了
-
脑部检查为右侧顶叶异常信号结节考虑梗塞灶有没有诊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