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
2020-02-27 2738次
病情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患者不断重复,某种行为或者某种思维的神经精神系统性疾病。在一段时间内,患者不能控制这种行为或者思想,一般来说,不能控制思想的这种行为叫做强迫思维,而不能控制行动的这种行为叫做强迫的行为。强迫症的特点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无意义的,甚至违背患者自身意愿的,一些想法或者行为,反复侵袭患者。虽然我们每个人自己,能够感觉到这种想法或者行为,是源于自身的,但是就想办法去控制它,去抵抗它,但始终没办法控制,这两种强烈的冲突,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焦虑和痛苦,甚至影响学习和工作,包括社会生活的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影响,我们就会把这个叫做强迫症。01:25
-
强迫症是什么一般来说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发病率是1%到2%,大约有2/3的患者,他在25岁以前起病的,一个人一辈子终身得强迫症的可能性是2.5%,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全球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经成为15到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一般来说强迫症起病早,病情迁延的时间特别长,有很多病人因为觉得尴尬,各方面的原因,他在一开始病程之初的时候,就没有发现,甚至有些怕脏反复洗手的,这种患者他可能一直要到病情特别严重,影响他生活的时候才来就诊,经常强迫症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强迫症它的起病比较潜伏,迁延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不容易被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认识,甚至不被他家所重视和发现,因此在一般来说,等真真正正知道强迫症的时候,跟发病起始的时候,它间隔的时间都是比较长的,甚至有些人间隔,可以达到10年之久,通常一般很多报道,认为平均的间隔是7.5年,所以当你到医院去诊断强迫症的时候,你可能很早之前就已经患病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02:24
-
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一线的心理治疗,有个人的或团体的,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暴露和反应预防,治疗会谈的次数时间长短,都没有确定。理想的一个认知行为,每周一次每次90到120分钟,13到20次,如果治疗有效维持治疗3到6个月。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是更多的次数会谈,接受个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改善更多可能因为治疗个体化的原因,强迫障碍的治疗原理,包括了认识评价模型,识别闯入性想法,认知重构策略等等。认知行为治疗首先就是让患者了解到他们对强迫症状的重要性的一个,错误的评价,是引起闯入性思维,重复出现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患者叫闯入性思维正常化,认知重构策略,没挑战患者对强迫重要性的一个错误解释,强迫意识流啊,自然通过意识层面,而不加控制就会对强迫症状有显著改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有以下的一些要素,包括教育阶段,强迫障碍的症状,以及应对方案,解释治疗重点合理治疗疗程。暴露阶段,包括按照引起焦虑程度,从小到最大,排列症状清单,帮助患者暴露的诱发几率及强迫行为的情景当中,学习忍耐焦虑体验,反应预防也包括逐步减少,消除强迫行为,认知干预包括重新评估设计情景中诱发强迫症状的危险观念等等。语音时长 2:36”
-
慢性疼痛的认知行为疗法慢性疼痛通常是指疼痛持续一个月,超过急性病的发展或者超过受伤愈合的合理时间,或引起持续性疼痛的慢性病程有关,或者数月或数年的间隔疼痛复发,而持续性难以消除,这种病症大多存在于老年人,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器官老化及病变的一部分。而认知行为疗法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思维和信念和行为的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该方法通过系统评估病人能力减弱的心理社会行为因素,初步形成治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重塑病人对疼痛悲观无助的态度,把疼痛由一种单纯的生理感觉转变为有认知情绪、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的问题,使病人相信即使疼痛存在,也能提高生活质量,进行正常生活。慢性疼痛与社会心理因素常常同时存在,注意疼痛主诉时不要忽略精神症状,否则厌恶治疗,把社会心理因素作为慢性疼痛的症状之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而在治疗中引入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主观体验、疼痛行为,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语音时长 1:55”
-
焦虑强迫症认知疗法焦虑强迫症的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包括思维阻断法、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系统脱敏法,其中比较有效果的是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1、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控制疗法、思维停止疗法,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
-
强迫症认知疗法阐述强迫症认知疗法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系统脱敏法,其中比较有效果的是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1、思维阻断疗法:其又称思维控制疗法、思维停止疗法,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的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
-
抑郁症,自卑,强迫症,自我认知障碍有情绪低,没兴趣做事情,感受不到乐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己什么也不行,脑子也不好使了。不想和别人交往,烦躁这些表现吗?那可能要注意有抑郁情绪的问题。
-
强迫症咨询强迫症具体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