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不足多由禀赋不足、久病失养、年高体弱等原因所致。
心阳不足是指心中阳气不足,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减退,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临床常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或疼痛,活动后加重,畏寒肢冷,精神倦怠,肢体无力,少气懒言,自汗,面色苍白等。发生多与禀赋不足、思虑过度、久病失养,或年高体弱等因素有关。本证若辩证明确,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未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心阳暴脱,可能会导致出现厥脱危候。
心阳不足多以温补心阳为主要治法,可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中药方剂治疗,也可以应用屏风生脉胶囊、参芪颗粒等中成药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配合针灸、按摩等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品,如辣椒、冰淇淋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