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当房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高危因素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以下五种情况通常建议采取手术措施:
1、症状性房颤
对于经常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的患者,手术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房颤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手术有助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保护心脏功能。
3、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
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氟卡尼等)是房颤的常用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反应不佳或出现副作用,此时手术成为更有效的选择。
4、高血栓栓塞风险
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若CHADS₂评分或CHA₂DS₂-VASc评分较高,表明患者需要抗凝治疗的同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5、患者意愿与生活质量追求
对于追求更高生活质量、不希望长期依赖药物的患者,手术提供了一个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手术治疗在特定情况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