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许多人担心与乙肝患者共餐会被传染。实际上,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等一般接触并不会传染乙肝。因为乙肝病毒无法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人体,且人体胃酸等消化液也能灭活部分病毒,所以共餐感染的风险极低。
不过,若家人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伤口,且与乙肝患者血液或体液直接接触,理论上存在感染可能,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为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家人可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
对于乙肝患者自身,规范治疗至关重要。除抗病毒药物外,临床目前常用“双抗疗法”,抗病毒+抗纤维化。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风险。抗纤维化药如扶正化瘀胶囊,其可通过改善血管重建、调节代谢酶基因表达等机制,减轻肝脏基质结构紊乱,抑制星状细胞活化,进而缓解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显示,其可降低Child-Pugh评分,改善乏力、腹胀等症状,为肝硬化预防提供支持。此外,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改善肝功能。
总之,与乙肝患者共餐无需过度担忧传染问题,但患者应积极治疗,家人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既能保障患者健康,也能维护家庭和谐。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