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肠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其特点包括发病隐匿、症状多样、病程迁延且易复发。该病多由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真菌大量繁殖而引发。
一、发病隐匿
真菌性肠炎起病通常较为隐匿,早期可能仅有轻微腹痛、腹泻,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表现。
二、症状多样
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外,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皮肤红斑等黏膜皮肤损害。严重者可并发肠道出血、穿孔等。
三、病程迁延
真菌性肠炎的病程往往较长,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四、治疗要点
1、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减少不良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干扰。
2、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真菌种类而定。
3、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如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4、对于并发症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治疗后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真菌性肠炎是一种复杂且治疗难度较大的肠道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