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过敏时,确实可能出现眼睛和嘴唇肿胀的症状。当机体对某种中药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免疫系统会误认为这些成分是有害物质,进而释放组胺等介质来对抗这些“入侵者”。这些介质的释放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局部水肿,包括眼睛和嘴唇等部位。
中药过敏属于免疫反应的一种,当过敏原(即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进入体内,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症状。
能引起过敏的中药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黄连、苦参、白芷、紫草、鱼腥草等。这些中药在服用后,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中药过敏的症状表现多样,除了眼睛和嘴唇肿胀外,还可能伴随瘙痒、红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反应,如发热、乏力、甚至过敏性休克。
一旦出现中药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和治疗,轻者可能只需停药观察,重者则需采取抗过敏治疗甚至抢救措施。
为预防中药过敏,建议在使用新药前详细了解药物成分,确保对其无已知过敏反应。同时,遵医嘱服用中药,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