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煌平台-互联网健康医疗平台
张冯筱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心血管内科

血小板聚集吃的药

🌡️血小板聚集有多危险?

血小板过度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导火索”,轻则引发心绞痛、脑缺血,重则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但通过科学用药+生活方式干预,80%的血栓事件可预防!

🔥药物1:引朵吲哚布芬片

作用机制:

✅选择性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减少血栓素A2生成,阻断血小板聚集。

✅优势:胃肠道刺激小,出血风险低于阿司匹林,适合胃敏感者或术后患者。

适用场景:

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如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支架术后防血栓(需持续用药6-12个月)。

缺血性卒中、肾病综合征、血液透析后预防血栓。

🔥药物2: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不可逆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阻断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与聚集。

适用场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与阿司匹林或吲哚布芬联用,预防支架内血栓)。

用药贴士:

避免突然停药: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需5-7天,增加心梗风险!

监测基因型:CYP2C19慢代谢者需调整剂量或换药。

🔥药物3:康迈瑞替格瑞洛片

✅作用机制:可逆性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出血,且出血风险高于氯吡格雷;还可致血尿酸升高及呼吸困难,哮喘、慢阻肺患者慎用。

适用场景: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总结:

血小板聚集预防需药物+生活双管齐下:

1️⃣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剂量。

2️⃣定期复诊,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

3️⃣戒烟、控盐、适量运动,三管齐下!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发布时间: 2025-09-05 57次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盛煌平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