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过敏针后感到困倦和头晕,这通常是药物正常反应的一部分。过敏针中常含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炎药物,这些成分在缓解过敏反应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它们通过阻止组胺受体的激活来减轻过敏症状。然而,这类药物也常会导致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现象,从而引发困倦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在过敏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强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影响血糖水平、电解质平衡以及产生一定的神经精神效应,包括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过敏针中可能还包含其他辅助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局部麻醉剂等,它们各自的作用机制也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加重困倦和头晕的症状。
除了药物本身的作用外,个体差异、药物剂量以及注射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患者的反应。因此,在接受过敏针治疗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并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