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接触传播。
1、口口传播:EB病毒可通过唾液进行传播。例如,共用餐具、亲吻等密切接触行为,都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因此,在家庭或集体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也可能携带EB病毒。他人在近距离内吸入这些飞沫后,有被感染的风险。在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降低飞沫传播的可能性。
3、血液传播:虽然较为罕见,但EB病毒也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例如,通过输血、器官移植或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等方式。在医疗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确保血液及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4、接触传播:如果接触了被EB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然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
在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使用到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来减轻炎症和肿胀。了解并避免上述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播至关重要。同时,合理的药物治疗也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